原本為期兩年的「工作假期」(working holiday) 變了在長駐在英國工作,皆因享受離家很遠的感覺。

有時候與家人相距遠一點,大家的關係反而會近一點。


Saturday, 11 April 2009

尋找幸福之題外話:外國長大的孩子



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,在外國長大的孩子,跟我們在香港長大的不一樣,他們總是不拘小節一點。尤其是相比新一代,每個家庭只有一個「皇帝」小孩的,在那小小海港成長的一群似乎真的是活在溫室內,經不起錯折,受不了打擊。

當然那不是小孩子的錯。不見得外國小孩一定生得強壯一點,只是當大人的寵壞了那些「金叵羅」吧。

在挪威看到不少三、四歲還是幼稚園生的小孩,在氣溫低又常下雨的天氣下,他們大多穿著防水的連身衣,再加上一對膠水靴,基本上是百「水」不侵。正因為如此,他們看到水氹總會肆無忌憚地嬉戲一番,更會很興奮地跳進去,甚至是從滑梯滑進去,務求要激起最多最高的水花。

家長老師們毫不介意,孩子們想玩得多骯髒悉隨尊便,看過不少孩子在又水又泥又雪的地上坐下、翻滾,大人們視若無睹,不似得被過份呵護的香港小孩般,下雨或地下稍為骯髒一點一定由大人抱起。

說到上學,在挪威即使是幼稚園生,也有很多出外參觀的機會。去遠的地方他們不是乘冷氣開放的豪華旅遊巴士,而是由老師帶領數十人一起坐巴士。我由奧斯陸乘巴士到 Bygdøy 參觀博物館時,就遇到一行二、三十名幼稚園生,由五、六位老師帶著乘巴士,路途多彎我也怕他們會坐不穩掉下座位,隨時準備好接著我附近的小朋友,但他們看似訓練有素,完全不用我施以援手。

又在 Throndheim 遇著由老師帶著散步的幼稚園生。當時又大風又下雪,雪中還夾雜著冰雹,他們一行八人正在 Nidaros Cathedral 前的墓園瀏覽,由老師講解有甚麼偉人葬在此地。突然一陣大風,將大人小孩都吹得東歪西倒,只見老師將跌倒的小孩扶起,然後教各人「大」字型站立,幫助平衡及將重心拉低,以抵抗強風。跟朋友在教堂門簷下避風雪的我還替他們擔心,想叫他們過來先避一下,朋友說他們都習慣了,在北歐多大的風雪也有啦!當風勢轉緩,他們又浩浩蕩蕩的繼續行程,那些小小的反光安全衣又活躍起來,看得人眼花撩亂。

個人覺得這樣的教育方式比較好,小朋友是應該有個無拘無束甚麼搗蛋事也胡亂試一番的童年,所謂「跌過才會大」,溫室環境雖然舒服,但從小習慣了風雪,就能更茁壯成長吧。